在不少人眼里,调节免疫系统的药物都是“猛药”,要么副作用大,要么只能短期用。但有一种小药片,体积不大,名字也不响亮,却早就悄悄地在临床上用得风生水起。它不是激素,不是抗生素,也不是传统意义上“抑制免疫”的药,而是通过“调节”而不是“压制”来让免疫系统走正道。
它就是硫唑嘌呤。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在临床上已经用了几十年,尤其是在治疗一些慢性的、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上,有着非常稳定扎实的表现。别看它只是一个小药片,它能影响的地方却遍布全身,像个“免疫系统的总调度员”一样默默干活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硫唑嘌呤最早是用在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上,但后来医生们发现,它对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不错的效果。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关节炎、炎症性肠病(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)、自身免疫性肝炎,甚至在一些慢性皮肤病比如白癜风、银屑病里,也能发挥作用。
这类疾病的共同点就是:身体的免疫系统“走神”了,开始攻击自己人。就像家门口的保安突然不认识屋主了,开始拦着你不让进。硫唑嘌呤的作用就是让这些保安“重新培训”,别再认错人。它并不是简单地“关掉”免疫系统,而是让它变得更聪明、有选择地行动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类风湿关节炎就是个典型例子。这个病不是关节老化,而是免疫系统把关节膜误当成“敌人”去攻击,结果引起慢性炎症。早期可能只是晨起手指僵硬,后来关节肿痛、变形,严重的还能影响到肺和心脏。硫唑嘌呤在这类病里,能帮忙控制炎症,减缓病情进展,减少激素的使用。
再说说红斑狼疮,这个病可能连医生都不敢掉以轻心。它不只攻击皮肤,还可能伤到肾脏、心脏、神经系统,甚至怀孕都容易失败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有研究发现,长期使用硫唑嘌呤可以有效控制病情,尤其在控制狼疮性肾炎方面,已经被最新版《SLE治疗中国指南》明确推荐作为维持治疗用药之一。它的好处是副作用比一些更强的免疫抑制剂小,适合长期使用。
炎症性肠病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免疫病,很多人反复腹泻、肚子痛,以为是肠胃问题,其实是免疫系统在肠道里闹事。硫唑嘌呤在这里的作用就像一个调解员,让过度兴奋的免疫细胞冷静下来,减少肠道黏膜的破坏,而且还能帮助停用激素,改善生活质量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还有一种比较冷门的病叫自身免疫性肝炎,说白了就是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肝细胞,慢慢就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衰竭。不少研究已经证实,硫唑嘌呤在这个病里可以作为长期维持治疗的主力药物,尤其适合那些对激素反应不佳或者无法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。
一些皮肤病也和免疫系统有关,比如白癜风和银屑病。这些病虽然不致命,但对生活影响极大。虽然硫唑嘌呤不是一线用药,但在某些顽固型、进展快的病例中,它也能作为免疫调节的手段加入治疗方案,尤其在联合窄谱UVB照射等物理疗法时,效果更稳定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说到底,硫唑嘌呤并不是“万金油”,也不是随便吃的药。它在体内要经过一种叫TPMT的酶代谢,不同人这酶的活性差别很大。有些人代谢快,药效差;有些人代谢慢,可能药物积累、出现副作用。
所以现在临床上都会在用药前检查TPMT基因,甚至有些医院已经把这个检测做成常规流程。这样一来,用药就更安全、更个体化了。
这个药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,简单来说就是免疫力暂时下降,容易感冒或者感染。所以在吃这个药的时候,医生通常会定期查血象,看看白细胞、肝功能有没有异常。还有少数人可能出现恶心、乏力或者轻度肝酶升高,这时候往往通过调整剂量就能缓解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不过有意思的是,长期使用硫唑嘌呤的患者中,有一部分人发现,自己原来动不动就感冒或者皮肤过敏的毛病也少了。虽然这不一定是它的直接作用,但从侧面说明,它确实在帮免疫系统“校正方向”,不再乱打乱撞。
从全球范围看,这个药虽然老,但并没有过时,反而因为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重新受到重视。2024年英国风湿病学会的共识中,就明确推荐它作为免疫介入早期治疗的重要选项之一。
尤其在一些不适合使用生物制剂或者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中,这个药就像一台“性价比超高的老家电”,虽然不花哨,但非常耐用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说到生物制剂,这是现在很多人听说过的新药,比如TNF-α抑制剂、IL-6抑制剂等等。这些药确实好,但价格高、使用条件多、需要注射,还有感染风险。
而硫唑嘌呤是口服药,方便、平稳、适合长期管理,尤其在进入“慢病管理阶段”时,可以作为一个稳定的“后台程序”,默默维持免疫的平衡。
在一些特殊人群,比如备孕女性、哺乳期妈妈,选择免疫调节药物就更谨慎。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和指南认为,硫唑嘌呤在这类人群中是相对安全的,甚至还能帮助一些因免疫病导致的反复流产女性维持妊娠。这一点在《2023年欧洲风湿病学会妊娠指南》中已有明确支持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当然了,不是所有免疫病都适合用这个药,比如多发性硬化、重症肌无力等,这些病的机制不太一样,治疗策略也不同。所以用药一定得听医生的,不能因为听说这个药好,就自己找来吃。
免疫系统这个东西,不像机器那样可以一键重启,它更像一支复杂的交响乐团,节奏对了,就能奏出健康的旋律。硫唑嘌呤的作用,就像是个老练的指挥家,不吵不闹,但能把那些跑调的乐手一个个拉回来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有意思的是,现在有不少研究甚至在探索它在一些精神疾病、慢性疲劳综合征甚至过敏性疾病中的潜在作用。虽然这部分还属于前沿领域,但可以看出,免疫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关系,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复杂,也还要紧密。
所以说,不要小看一个小药片,它的作用,可能比你想象得远得多。只要用得对、管得好,它就能帮我们在免疫这条“高速公路”上,少堵车、少事故、少走弯路。
参考文献:
[1]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.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(2023年版)[J].中华风湿病学杂志,2023,27(10):721-732.
[2]中国炎症性肠病多中心研究协作组.中国成人炎症性肠病诊疗共识(2024年更新版)[J].中华消化杂志,2024,44(3):161-172.
[3]张春丽,王吉耀.自身免疫性肝炎长期维持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[J].临床肝胆病杂志,2024,40(5):1012-1015.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倍盈配资-股票配资公司-杠杆配资网站-股票如何开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